学术动态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张焱)“保险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日益增强,2013年中国实现保险业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全国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5月23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保险方向)发布会”上表示。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发言
郦金梁表示,有一批清华大学校友业已在保险企业和监管部门做保险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日益增强,2013年中国实现保险业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全国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出了杰出成就。金融硕士项目设立保险方向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硕士课程学术与行业实操并重的特点,优化对人才的培养;同时,此举可以保证经管学院持续为保险业输送人才,以满足未来中国金融保险市场对金融保险人才的巨大需求。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副教授介绍了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有关情况。金融专业硕士前身是学术型硕士,基于教育部、国务院要求把学术性硕士转为专业型硕士这一契机,从2011年开始清华大学将金融学术型硕士转为专业型硕士,面向全国招生,致力于培养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专业人才、创造型人才。这个项目最突出的特色是:“双导师”培养,职业指导。
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副教授发言
据悉,“双导师”培养是指金融专业硕士学生在就读期间,学院同时为其安排指导教师与行业导师。突出金融的创新和实务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指导教师由学院教授担任,主要在两年中为学生提供学术咨询指导,行业导师则主要由杰出校友与业界精英组成,从职业发展角度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与专业指导。 “双师”培养的实行,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充分空间和资源。
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教授强调,“清华的保险教育及科研离不开保险企业的慷慨支持。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获得了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捐赠的100万美元,成立了保险专业,设立了保险教育基金,为学生学习、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及其他保险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建立了海康保险奖学金。2008年,苏黎世保险集团捐资350万美金成立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在随后几年通过培训、研讨以及调研等形式开展合作活动;同时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还将自己作为实习基地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开放。”
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教授发言
陈秉正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帮助了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了中国保险业的研究水平并扩大了行业与学术界的合作。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保险业界能关心、支持清华大学保险教育项目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为中国保险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2014-05-27 09: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