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寇业富副教授分析评价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2-10-12    已经被浏览1959次

    9月27日下午两点半,应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秉正教授的邀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课题组”组长寇业富博士莅临舜德楼306会议室,为双周讨论会带来其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2011年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分析”。

 

   

    寇老师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解释了做这个研究的缘起。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经过十年的发展,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到底如何?优势、劣势是什么?作一个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保险公司已经发展了一个阶段了,无论是62家寿险还是60家财产险,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这样才能使作竞争力评价成为可能。从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收入,保费增长,保险深度等都可以加以研究。

    接着,寇老师详细讲解了数据来源。2010年4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并自2010年6月12日起施行。2011年4月,各个公司开始信息披露。这些披露的数据,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2011年7月北京大学郑伟教授作了一个关于保险公司年度信息披露的评估。评估各个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整体而言,外资保险公司比中资保险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方面都好些。本研究的数据多数来自保险公司自己的年度信息报告;少部分来自保险年鉴,保监会网站。

    

   

    针对保险公司竞争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寇老师课题组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来反映保险公司综合实力。这个定义是相对的概念,强调与其它公司的比较。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生存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他们把这些能力归结到五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里:盈利能力、资本管理能力、经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业务发展潜力。用这五个指标来度量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基于保险公司的负债特征和经营要求,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设立了数量不同的二级指标。在财产险公司方面设立了45个指标;在人身公司方面设立了41个指标。

    这项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

1.综合竞争力

    人保股份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九家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十的三星其得分70分左右。

这十家公司中除三星外全为中资公司,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资财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大于外资财险公司;

2.盈利能力主要是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财险市场上盈利能力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英大、人保股份和平安财,得分分别为100、96.62和95.43.中意财产的得分最低(20分)。90分以上的公司有5家,占比19.56%;80-90分之间的有7家,占比15.22%; 70-80分之间的有13家,占比28.26%; 60-70分之间的有10家,低于60分的有11家;

3.资本管理能力

    在太平保险100分的前提下,人保股份和长安责任的得分分别是98.99和96.88分。最低分是安盟(20.00分),平均得分是57.49,标准差是21.31,大于平均得分的有22家,占比47.82%。80分以上的公司有7家( 其中,90分以上有3家),占比15.21%,70-80分之间的有6家,占比13.04%,60-70分之间的有9家,占比19.56%,60分以下的有24家,占比52.17%;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治军总经理助理(中)

4. 经营能力

    在人保股份为100分的基准下,安华农业和平安财的得分依次是95.86和93.74。参评的46家人身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最高分是人保股份(100分),最低分是中意财产(20.00分),平均得分是65.35,标准差是20.18,大于平均得分的有25家,占比54.3%。90分以上的公司有5家,占比10.9%,80-90分之间的有11家,占比23.9%,60-80分之间的有11家,占比23.9%,60分以下的有19家,占比41.3%;

5. 风险管理能力

    在苏黎世为100分的基准下,乐爱金和安联的得分依次是80.68和71.42。参评的46家财产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的最高分是苏黎世(100分),最低分是太平保险(20分),平均得分是43.6,标准差是18.3,大于平均得分的有21家,占比45.7%。80分以上的公司有2家(90分以上的只有1家),占比4.3%,60-80分之间的有9家,占比19.6%;60分以下的有35家,占比76.1%;

6.业务发展潜力

    在紫金财产为100分的基准下,阳光农业和人保股份的得分依次是90.73和90.04。最低分是华泰(20.00分),平均得分是53.3,标准差是18.6,大于平均得分的有16家,占比34.8%。80分以上的公司共有6家(其中90分以上有3家),占比13.0%,60-80分之间的有7家,占比15.2%, 60分以下的有33家,占比71.7%;

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培训部潘华刚副总经理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产险公司在注重规模的同时开始注重效益,并且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普遍高于外资保险公司。主要结论是:

1.  盈利能力方面:

2011年以承保为利润主要来源的财险业取得了不菲的业绩,财产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提高;盈利能力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有3家外资保险公司(日本财产、三星和东京海上),通过分析表明中资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高于外资保险公司。从盈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来看,相比于2010年,市场竞争加剧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和交强险对外资放开等监管政策趋于放松的大背景下,财险公司对未来承保盈利能力水平充满担忧,从而加大当期业务拓展力度;在新增车险需求疲弱的环境下,供给能力提升加剧市场竞争,导致行业承保盈利能力逐步下降。

2.资本管理能力方面:

    2011年财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中资保险公司总体高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管理能力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除了苏黎世(排名第5)外,其余9家都为中资公司。从资本管理能力评价结果来看,2011年39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里面共有16家进行了增资,增资额为296.12亿元,整个中资财产险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147.24亿元。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孙鹏总监

 

3.经营能力方面:

    2011年财产险业各公司根据自己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排名前10位的全部为中资保险公司,通过分析表明中资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普遍高于外资保险公司。从经营能力评价结果来看,相对于2010年,各家财险公司的经营战略更加明晰化,经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虽然前10家公司里面没有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入围,但在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方面中资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风险管理能力方面:

    2011年财产险公司对风险管理能力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中资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普遍低于外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除了1家中资公司(永诚,第5名)外,其余9家全部是外资保险公司,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来看,各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得到了改善,偿付能力低于100%的公司减少为3家。偿付能力监管已经成为保险监管的核心,2012年1月6-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时强调“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偿付能力充足率直接挂钩与公司分类、机构开设、产品经营、投资范围等,可见偿付能力充足率直接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

5.增长潜力方面:

    2011年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779.1亿元,同比增长18.7%,并且中资保险公司总体高于外资保险公司,这在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尤为不容易。在业务增长潜力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只有1家外资保险公司(安联、第5名)。 从增长潜力评价结果来看,财产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提高,市场格局的转变速度不断加快,规模化经营已经给实力不强的财产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受电话车险的冲击,传统渠道的车险业务发展锐减,给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基于上述5个方面,46家保险公司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只有1家是外资保险公司(三星,第10名)、其余的9家都是中资保险公司,研究结论并不支持目前多数研究成果认为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低于外资保险公司的论断。

    通过研究分析,大家对中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来自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治军总经理助理、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培训部潘华刚副总经理、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孙鹏总监、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韩捷总监等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出席了本次讨论会并表达了各自独到的观点;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海事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多个学术、教育单位的学者也兴致勃勃听取了报告。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阎学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