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惠保险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专题论坛于2024年7月20日上午在浙江省宁波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宴会厅隆重召开。来自政府、保险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普惠保险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进行了研讨。受邀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的嘉宾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宁波市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崔宇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邵利铎;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金融系系主任、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邱波等。专题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主持。受邀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秉正;宁波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徐铭穗;宁波金融监管局人身险处处长郁勇;中国大地保险法人客户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孙淼鑫;中保科联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邵洪吉等。圆桌论坛由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朱焕忠主持。
专题论坛召开
庹国柱主持论坛
商敬国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首先发表了题为“普惠保险可及性分析与实现路径”的主旨演讲。首先商敬国先生首先介绍了普惠保险的含义,强调普惠保险应该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商业保险,普惠保险是让更多人感受到保险的价值,普惠保险应该落实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接下来他讨论了普惠保险的可及性和实现路径,如何才能把普惠保险推广得更快一点。他认为因为现在的保险的可及性并不是那么好,而普惠保险的初衷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有很高的佣金费用,就很难吸引代理人去推广分销,因此普惠保险的推广必须解决可及性问题,解决可及性问题就可能需要借助数字化等新渠道进行推广。最后,商敬国先生指出低成本和广覆盖是普惠保险未来的趋势,普惠保险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财政的支持和更宽容的创新的环境的共同促进。
崔宇杰发表主旨演讲
宁波是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宁波市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崔宇杰为大家介绍了宁波普惠保险的实践情况。在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中,党中央提出我们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崔宇杰副书记结合党中央的号召,向大家介绍,宁波在普惠保险方面,从2008年的医疗责任保险,2009年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2014年的公共巨灾保险,到之后的食品安责险、电梯安全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甬宁保、灵活保、甬家保、甬港安、网络安全保险等等,已经走出了16年的历程。他指出普惠保险的改革的根源打破利益格局,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把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优化地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就是新质生产力。他举了使用再制造件替代原厂件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既降低了保费,又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等例子,说明了保险改革的普惠性。最后,崔宇杰副书记强调做好普惠保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老百姓着想、为实体着想,通过政府牵头引导,保险行业齐心协力,发挥多跨协同作用,融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做惠及大众的普惠保险,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贝多广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发表了题为“普惠保险蓄势待发”的主旨演讲。贝多广教授介绍了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当中的普惠保险、普惠保险的范畴和可持续的普惠保险的发展路径。普惠金融通常是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来讨论的,贝多广教授概括普惠金融是为中小微弱服务的金融,特别是普惠保险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贫困人群来说,他们可能并不愿意接受信贷,因为他们会担心贷款还不上,而保险可以帮助贫困的人群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段时期,因此普惠保险在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贝多广教授总结,第一,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是发展普惠保险;第二,普惠保险要稳健推进,真正让中小微弱受益;第三,普惠保险要充分借助政府公益的力量、善心资本的力量来共同发展。
陈秉正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秉正发表了题为“普惠保险研究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演讲。陈秉正教授首先介绍了何为普惠保险、发展普惠保险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和普惠保险发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陈秉正教授介绍了发展普惠保险的意义和价值,在个人/家庭层面,普惠保险有助于打破贫困的循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研究证明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部分地是通过保险支持了创业活动来实现的,并且通过动员长期储蓄(保险公司是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可投资于改善基础设施等举措,并作为债务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从保险提供者层面看,保险可以帮助合作社、工会、非政府组织(ngo)、自助团体和其他有兴趣帮助其成员管理风险的组织,以保险的形式来实现其社会目标,并且普惠保险可以使更具商业意识的保险机构进入一个新市场或将其服务扩展到新市场。陈秉正教授指出政府作为普惠保险的提供者,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支持等方式来鼓励普惠保险的发展,而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则可以通过提升保险产业链的运作效率等方式提升普惠保险的价值。从普惠保险发展的实践看,需要统一对普惠保险的认识(意义、对象、内容、目标),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参与、推动、监管),让保险机构更积极和有针对性地参与,其中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尤为重要。最后,陈秉正教授提出了几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包括普惠保险的影响评价问题、普惠保险的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普惠保险与气候变化等。
邵利铎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邵利铎作了题为“推动普惠健康保险高质量创新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演讲,邵利铎指出健康保险具有保障和促进健康的双重属性,不单是支付,更重要的是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实现风险减量,减少人民群众得大病、得重病的可能性。邵利铎强调了普惠健康保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普惠保险既要具有普适性也要具有惠民性,重视补充医疗保险的普及,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惠民程度。此外,他指出普惠健康保险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包括健康保障理念转变、需要进一步夯实普惠健康保险发展基础,保障缺口较大、需要进一步拓宽普惠健康保险发展路径,老龄化进程加速、需要进一步释放普惠健康保险发展潜力,医疗医药创新应用加快、需要进一步扩大普惠健康保险发展空间,数字中国发展提质提速、需要进一步增强普惠健康保险发展动力等。最后,邵利铎提出了关于普惠健康保险未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方向,聚焦不同群体需求,让普惠健康保险实现买得准、用得上、买得到、买得起。
邱波发表主旨演讲
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金融系系主任、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邱波以“普惠保险创新中的政府保险产品及作用”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首先,邱波教授阐述了普惠保险和政府保险的关系。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普惠保险是以弱势群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化的政策性保险的统称。而政府保险可以是政策性保险,也可以是商业保险。它是与政府管理城市职责直接或间接相关,以保险机制为手段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城市风险转移和处置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天然具有普惠特征。随后,邱波教授介绍了政府保险的产品类型和创新逻辑。政府保险产品分为政策类、治理类和引导类。从服务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利益、阻断个体风险扩散蔓延、克服市场协调失灵角度出发,设计推出具有普惠特征的政府保险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政府主导是政府保险的基本特征,财政购买或补贴为其主要手段。政府保险关注重要行业和重点人群的安全,以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民生问题为主体,全面对接各类产品。以中小企业和弱质产业为保障对象,助力推动经济产业发展。可见,适度发展政府保险是普惠保险创新的重要组成。最后,邱波教授还指出了政府保险对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使得保险可及性迅速提升,保险成本进一步降低,服务时效性得以改善,更加强化保险保障作用。
圆桌论坛召开
在圆桌论坛中,参会人员积极向与会专家学者提问,针对普惠保险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就普惠保险的可及性、产品设计、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等话题向专家学者请教。专家们针对提问逐一解答,分享了他们在普惠保险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此次讨论会的举办,不仅加深了与会人员对普惠保险的认识,还为推动我国普惠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思路。
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宁波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宁波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并通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视频号和“学说”平台进行了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了1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