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高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秉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经管学院讲席教授冯润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杨静平、郑伟,复旦大学教授许闲,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南开大学教授郭军义,清华大学教授张丽宏,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卓志、李冰清,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晓军,中山大学教授袁先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晓林,武汉大学教授田玲、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杨海亮、夏威夷大学教授艾菁、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唐启鹤参加了会议。
会议合影
高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院向前来参会的各位委员表达了衷心地感谢。接着回顾了陈秉正教授与清华保险的渊源,陈秉正教授是清华保险学科的卓越代表,二十多年来对清华保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中心从2010年开始,通过举办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以下简称“年会”),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荐言献策,搭建了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渠道,也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了沟通桥梁,与政策界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高峰还提到中心从2013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在社会也有很大的反响。高峰希望中心未来在政策和学术研究方面继续向社会、向政府提供更多的建议,为推动保险学科、保险行业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在致辞中高峰提出了两点期许,希望在座的各位前辈专家继续支持中心的工作,为中心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也希望中心不仅能为保险学科的发展,也为对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乃至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峰致辞
陈秉正接下来对中心自2008年成立至今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中心的工作基本围绕三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方面是研究工作,包括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实务研究;第二方面是学术交流活动:从2010年开始,中心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的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迄今已经举办了14届,并出版了被CPCI多次收录的论文集;中心不定期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和专题论坛,主题涉及退休准备、新冠疫情、金融风险管理、偿二代、气候变化、汽车保险、互联网保险等;中心创建了内部刊物《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动态》、组织了70余期双周学术讨论会;中心完成了20多项业界委托的课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第三是社会责任方面,中心邀请国内外业界、政界专家来校演讲,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瑞士前总统约瑟夫•戴斯;中心举办多次苏黎世风险管理大赛,参赛团体来自多所兄弟院校;中心从2009年以来,每年暑期举办保险青年教师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优秀资深的学者为参会代表就保险相关领域话题进行分享。报告最后,陈秉正对未来给予了期望,随着年轻老师的加入,中国的保险、精算、风险管理教育也进行到了与世界并跑的阶段;从并跑到领跑全球,还需要年轻一代的继续努力。
陈秉正进行工作报告
冯润桓随后对新创国际学术期刊Risk Sciences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心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保险与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Risk Sciences期刊的创立,目标是引领跨学科、多领域风险科学研究的赛道,主题涉及到气候变化与灾害、数字化转型与网络安全风险、经济与管理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全球与社会挑战、新兴技术等五个领域,主编主要是海内外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新期刊上线三个月已经有踊跃投稿,分别归属于精算学,环境、健康和安全,应急处理,新兴风险和颠覆性技术,金融风险管理,保险和社会保障,社会风险与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法律和政策等八类;期刊目前的接受率约为25%;稿源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地域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期刊希望下一步能更多吸引到关注新兴议题、需要较快发表并希望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者和团队。期刊也将继续致力于打造跨学科研究的社区平台建设,为有志于未来引领学术新热点的年轻人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冯润桓继续介绍了中心未来的工作方向,将以风险共担理论为核心技术基础,将其应用于养老与健康金融(例如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去中心化年金、医疗管理)、新科技风险治理(例如新能源高赔付车辆风险共担、危险货物运输重大事故、低赢率高赔率科技融资)、Web3金融创新(例如再质押与金融稳定、去中心化共识决策机制、DeFi保险)、气候变化与巨灾(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巨灾责任准备金提取、气候损失损害国际分担)等四大方面。中心未来也将致力于与兄弟院校共同推进多领域相关议题的学术研究发展,共同推动学术研究交流。
冯润桓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接下来与会的学术委员们共同表达了学术界对陈秉正老师在清华保险学科的发展以及对全国保险学界贡献的感谢、并对中心未来的工作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委员们积极发言,在中心与国际期刊建设发展、学生培养、科研合作、学科建设、国际年会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和方向。
左起郭军义、袁先智、何文炯、卓志、王晓军、张琳
左起许闲、张丽宏、杨静平、李晓林、李冰清、郑伟
这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回顾,更是对中心未来发展蓝图的精心绘制。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作为高端科研机构、中外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发展定位,并为中心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宝贵的指导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