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下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举办第70期双周学术讨论会。中心特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跃华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信息不对称与保险道德风险度量”的精彩报告。讨论会由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主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跃华副教授做主题为“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信息不对称与保险道德风险度量”的学术报告
张教授的报告基于他近期的三篇文章,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及道德风险度量,生猪保险对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的影响,农业保险对农户信贷的影响:风险平衡理论的实证研究。
首先,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及道德风险度量方面,张教授介绍了研究背景,他提到作为政策性保险的农业保险,很大程度上保费都是由国家补贴,在公共绩效评价上着重考虑保险政策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行为变化是否与我们的预期一样,农业保险道德风险的度量较为复杂,相关实证研究对我国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调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在河南省济源市进行的生猪保险自然实验,就生猪保险如何影响养猪户生产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对面板数据利用DiD和PSM模型进行分析并使用T-test检验,研究发现生猪保险会显著提高生猪死亡率,出现道德风险;但并未发现生猪保险对生猪存栏量的显著影响。同时发现,生猪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养猪户汇报重大疫情的意愿,有利于提高国家动物疾病防控。
接下来,生猪保险对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的影响方面,张教授认为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兽用抗生素残留以及抗生素耐药性是上述问题的具体体现。他通过自然实验,以生猪保险为例,研究了农业保险如何影响农户使用兽用抗生素,并探讨了如何利用生猪保险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相关问题。研究发现,生猪保险可以在显著提高农户兽用抗生素总支出,显著提高农户兽用抗生素使用剂量,但可以显著降低非抗生素类药物总支出。研究进一步发现,生猪保险对小农户兽用抗生素总支出影响较为显著,对大农户非抗生素药物以及兽用抗生素使用剂量影响显著,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对生猪保险反应较为明显。
在风险平衡理论实证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户信贷的影响方面,张教授进一步解释了风险平衡假设(RBH)-- 减少农场的外源性商业风险会使得农民愿意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但是近年很多实证研究发现了很多与RBH相反的结论。他通过中国河南省济源市自然实验进一步验证RBH的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愿意在有保险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债务。这也是第一篇关于家畜保险影响的实证论文。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就生猪保险、抗生素使用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双周学术讨论会简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从2011年3月4日开始,在每个学期隔周举办“双周学术讨论会”。每次讨论会主要围绕风险管理与保险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