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王绪瑾: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发布时间:2014-10-16    已经被浏览1988次

2014年10月15日下午,来自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的王绪瑾教授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师生带来题为“把握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的学术报告。这次报告也是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十八期双周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陈秉正教授主持,张丽宏教授、邓颖璐助理教授,中国人寿、美国友邦的业界专家列席了讨论会。

(王绪瑾教授)

首先,王绪瑾教授回顾了中国保险业发展获得的成就。保险业总量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但已有减速态势;险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而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保险业务占绝大部分,人身险业务中,新型寿险业务占了很大份额;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市场结构开始由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过度,而且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明显提高,但仍然较低。

接下来,王教授介绍了中国保险业面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保险市场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主体数量少、承保能力有限导致再保险市场与原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同时内在质上的不平衡,无差异经营,量上的不均衡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潜力挖掘不够与结构失衡。新业务增长与风险防范机制不匹配,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更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产品创新与资本市场不稳定;规模扩张与效益提高;交强险的公益化与市场化;渠道创新与现行规章之间的矛盾。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其整体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整个行业自律滞后,同时社保与商保的不匹配也成为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的突出矛盾。

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面对这些机遇,中国保险业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作用,使得公司治理完善化;强化企业内控,解决所有者缺位,防范公司风险;提高消费者的投保意识、保险人的保险功能意思、政府保险的认知意识,从而使得保险意识整体化。并建议加强条款费率市场化,费率基础科学,营销管道多元化,产业结构优质化,保险人才专业化,行业自律常规化,社保商保的互补化这几方面,从而紧紧把握中国保险业应发展的机遇。

王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强国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做后盾,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政府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围绕保险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建立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对保险业发展给予优惠政策,建立一个强大的保险业,既需要政府的支持,更是保险业对政府的支持。

王绪瑾教授的报告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数据充分,对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做了充分的解读,师生就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王教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张艳芳供稿)

 

嘉宾简介:

王绪瑾,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保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保险学会副会长,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371483197

Email: wangxujin@foxmail.com